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市动态
清凉峰:喜报!清凉峰管理局荣获“浙江省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称号

2023- 12- 15 10: 48 信息来源: 清凉峰管理局 浏览次数:

近日,浙江省绿化与自然保护地委员会表彰了浙江省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突出贡献集体和个人,清凉峰管理局荣获“浙江省自然保护地保护管理工作突出贡献集体”。


红头.png



2.png


3.png


清凉峰管理局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上级关于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遵循保护立区、科教兴区、科普活区、和谐建区战略,不断探索保护区现代化、跨越式发展,以务实的举措,全面提升保护管理水平。

落实保护责任,成效显著

清凉峰保护区采用人防+技防双重防护,通过力量整合、监管融合、执法磨合、机制创新,实现“一支队伍管保护地”,同时开展保护区森林消防系统数字化建设、管理数字化建设、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加强了智慧保护区建设。全方位多层次压实消防安全责任、巡山护林责任以及资源管护责任,自浙江清凉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25年以来,从未发生过重大森林火灾,切实扛起保一方平安的重任。


检查消防设备.jpg


巡山.jpg


提升科研监测能力,成果丰硕

保护区始终坚持科学保护战略,强化科研监测能力建设。利用红外相机网格化监测、野生动物追踪监测、建立固定样地监测等方法,推进保护区野生动植物和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围绕重点保护区动植物,积极推进资源调查、致危因素研究、扩繁技术研究、野外回归等促进其种群复壮。近三年,共获取有效照片2万余份、视频300余小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华南梅花鹿已由建区前的80-100头增长至300余头,野外放归数量达81头,原生境回归50余株银缕梅等,一系列扩繁工作的成效无不彰显出清凉峰保护区科研成果的丰硕。


银缕梅.jpg


放归.jpg


强化宣传引导,氛围浓厚

清凉峰管理局依托清凉峰科技馆、珍稀植物园以及杭州市首个野外博物馆等一系列人力与自然资源优势,打造科普宣教新高地。紧扣爱鸟周、生物多样性宣传日、全国生态日等主题日,强化线上+线下宣传矩阵,弘扬生态文明理念。今年,保护区组织开展科普活动12次,参与及受教育群众5万余人,完成省级及以上媒体报道138篇次,积极营造了生态保护氛围,社区群众自然保护意识得到有效提升。


科技馆参观终.jpg


农林大展览.jpg


加强社区共建,成绩良好

清凉峰管理局持续推进周边村社产业扶持和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农村公路修建、农村饮用水工程建设等公益事业,落实生态护林岗位社区群众优先制度,积极推进“天目乡村共富帮共体”工作,引导扶持社区绿色产业发展,不断增强社区发展后劲。


协管员.jpg


共富鸡.jpg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第一批),临安清凉峰成功入选,栖息地重点保护物种包括穿山甲、黑麂、梅花鹿、白颈长尾雉、硕步甲、中华虎凤蝶等野生动物。


栖息地公告.jpg


清凉峰管理局将继续深入落实林长制,强化森林防灭火工作,严防细管抓实野生动植物栖息地保护,维护生物多样性,努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确保保护区内资源与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推动自然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

作者: 清凉峰管理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