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守绿水青山 > 林业产业发展
科技引擎,激活绿色共富“一池春水”

2024- 06- 04 14: 22 信息来源: 林科院 浏览次数:

春渐远,夏将至,春夏之交林人忙。以“科技助力,提升林业质效”为主题的杭州市林业科技周活动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山核桃良种选育、油茶提质增效丰产栽培、“一亩山万元钱”林业富民等技术培训已经开展了20余期,最新的林业科技成果、最实用的生产管护技术正一项一项输送向那片绿色的山林田间……


130806c9ce46e7648a72bced8b2cace6.jpg


一棵白玉笋,在致富路上“破”土而出

c578cc724b9575b5b079b1fd78a5b37b.jpg

“你看,覆土而出高节竹笋个大、色白、肉厚、味还鲜,如同白玉一般,所以我们注册了‘白玉笋'商标,努力打造‘白玉笋'品牌!”在桐庐县莪山畲族自治乡高节竹覆土实验示范基地上,康源菜竹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廖营忠感慨地说道,“今年常规经营的笋价不到1元每斤,科技覆土后的‘白玉笋'最低时也有6元每斤。”

近年来,杭州市林科院联合中国林科院、国家林草局竹子中心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在桐庐莪山实施高节竹覆土栽培、高节竹高品质竹笋培育等技术推广示范。通过覆土培育的高节竹白笋不仅产量和品质明显提升,而且笋期推迟15天以上,基地亩均收益提升了5000元以上。通过示范基地的带动引领,越来越多的畲乡竹农开始自主选择通过覆土延出技术来培育高节竹白玉笋,目前覆土栽培高节竹面积已经超过2000余亩,为当地林农增加收入400万元。

一株嫁接苗,解开山核桃可持续发展难题

IMG_3302.HEIC.JPG

山核桃是杭州西部山区乡镇的“致富果”,但由于长期高度集约化经营,出现林地土壤退化、干腐病、黑斑病等病害爆发蔓延等问题,让这颗“致富果”变得岌岌可危,山核桃的健康问题成为了可持续发展的“心头之患”。

IMG_5127.HEIC.JPG.JPG


“林农的急难愁盼就是我们的科技导向!”杭州市林科院连续派出多位科技特派员驻守在临安湍口、岛石等山核桃产地,花费近十年的时间,培育出抗逆砧木山核桃嫁接苗。采用嫁接苗进行山核桃退化林地有机更新,生长速度快,同比实生苗造林提早2-3年进入投产期,保存率也较实生苗提高80%。在临安区龙岗镇林坑村,2014年开始实验山核桃嫁接苗进行退化林地的更新造林,目前嫁接山核桃已逐步进入投产期,亩均干籽产量达400斤左右,产值超过10000元每亩。

一味药黄精,开出林下致富的良方

微信图片_20230526154724.jpg


走进淳安县临岐镇欣瑞家庭农场,阳光透过杉树间隙洒下,碧绿的黄精苗在杉树林下茁壮成长,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草药清香,层层叠叠之间,还有一株株玫红色的白芨花在黄精苗间随风摇曳。

“我们在市林科院的技术支撑下,在杉树下套种了700多亩黄精、200多亩白芨。虽然种植周期有四年长,但每亩地鲜货产量在3000斤左右,按市场行情来看,效益还算可观。”堪头村林下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道。


e0252b15c622acf23a0dc816f03a0fcc.jpg


近年来,淳安县利用森林覆盖率高的生态优势,通过政策支持、资金奖补、技术下乡等手段,引导农民利用林下、坡地套种中药材,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产业,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截至目前,淳安县的林下中草药种植面积达20万亩,淳北黄精园区通过开展院县合作、科技示范和推广应用林下中药材生态栽培等一批林下种植新模式,走出了一条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的林下经济发展路子,绿水青山正在变为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

据悉,林业科技周作为林业技术推广和科普的重要载体,已经走过16个年头。一直以来,林业科技周聚焦林农林企生产经营需求和技术难题,全面推进杭州特色林业发展,推广适用技术成果110余项,典型经营模式50个,建成“一亩山万元钱”林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15个。

下一步,杭州将持续发挥林业科技周影响,不断完善林业科技推广联企业、联农户、联村社、联基地“四联”服务模式,加快转化推广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械“四新”成果,深入挖掘行之有效的三产融合发展模式,培育提升林业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全域共富注入新动力。

作者: 林科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