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湿地,是无数生灵栖息的家园,各具特色的湿地共同编织出杭州江南水乡的生态密码。7月24日,杭州成功获得国际湿地城市认证。为共享湿地之美,杭州林水发布现推出“湿地物语”专栏,以湿地为镜,一同领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生态价值,探寻城市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智慧。
萧山湘湖湿地
萧山湘湖湿地位于杭州市萧山区城西南,为省级重要湿地,水域总面积6.1平方公里。湿地以湖泊水面为主,三面环山,一面临江,形似葫芦,形成了山抱水、水环山,山绕湖转、湖傍山走,山中藏湖、湖中卧山,山水交融、湖山争辉的独特风貌,被誉为西湖的“姊妹湖”。
△ 萧山湘湖湿地 (蒋彤侃 摄)
萧山湘湖湿地在深入实施“一湖一策”水环境治理以来,水质和水体自净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湿地总体水质达到Ⅱ-Ⅲ类标准,成为萧山城区重要的备用水源地。同时,生物多样性不断增加,目前,湿地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29种,鱼类26种,鸟类140种,其中不乏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脸琵鹭,中国特有物种中华鳑鲏、灰胸竹鸡等物种,成为杭州城市的“绿肺蓝心”。
△ 萧山湘湖湿地 (蒋彤侃 摄)
萧山湘湖湿地是浙江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这里发掘的跨湖桥文化遗址,是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里出土了世界上最早的独木舟,把浙江文明史前推8000年;距今2500多年的越王城遗址,是迄今为止国内保存最好的古城墙遗址。这里还是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故乡,李白、陆游、文天祥、刘基等历史文化名人都在此留有不朽诗文。
△ 萧山湘湖湿地政和桥
2003年湘湖综保工程启动以来,萧山湘湖湿地始终坚持科学优化产业布局,做精做优“兴产”“建湖”“营城”三篇文章,创新探索出一条集历史文化保护、生态环境优化、民生品质提升、产业转型升级于一体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形成保护+利用的“湘湖模式”,彰显“两岸好山青嶂列,一泓新水绿罗铺”的水韵江南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