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安区治水办(河长办)主办的“学思践悟二十大 ‘五水共治’美家园”系列治水活动在临安区清凉峰镇九都村举行。活动现场有水上运动、增殖放流、河长巡河、绿道毅行等活动,通过宣传展板、趣味问答等形式向现场群众宣传“五水共治”知识,增强群众自发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意识。
活动场地所在的九都村因“利奇马”影响,昌西溪两岸堤防受损严重。2022年投资2900万元的昌西溪目前整治完工,建成3.9公里以防洪为主,兼供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游步道,通过水文化、水景观节点的打造,河道两岸的环境越来越好,人气也旺起来了,成为了当地村民晚饭后散步、跳广场舞的好去处,大大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这种美丽的蜕变正在临安区的多个乡村上演,也是临安区治水成果的生动展示。
今年以来,临安区强化源头担当,紧扣“两个先行”,坚持“四位一体”,以河湖长制联席会议制度改革为契机,以全域幸福河湖试点县建设为载体,全力打造新时期河湖长制升级版,并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域水质实现Ⅲ类以上,Ⅱ类水以上超过85%,昌化溪、昌南溪等多处河段达到I类水,4个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Ⅱ类以上,确保了“一江清水出临安”。
临安区紧扣共富示范先行,致力民生保障提升,全面完成水域调查,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全面完善“一县一方案”、“一河一策”、“一库一策”,统筹推进河湖建设,有力强化安全保障,提升富美成色。一是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省重点项目双溪口水库工程已完成投资3.69亿元,占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的71.7%;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天目溪治理四期快速推进,完成投资1700万元,占总投资60%;政府重点工作20公里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目标全面完成。二是着力提升民生安全保障。完成水库山塘除险加固79座(其中,省级民生实事任务25座、区级60座)。同时,提前谋划,完成2023年度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6座、山塘整治77座方案批复,确保年内动工,明年主汛期前完工。三是持续打造精品亮点。今年争创建省市级“美丽河湖”2条,建成水美乡镇7个,滨水绿道15公里,“美丽山塘”14座,小微水体样板创建54个。
得益于良好的水生态,依水而建的民宿、农家乐吸引了很多外地游客前来玩水,“五水共治”(河长制)擦亮了临安区的美丽底色,成为了解锁共同富裕的“水密码”,不但让村民坐拥绿水青山,更是带动了周边餐饮、民宿等产业的发展,让村民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