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区县市动态
建德:实施全域幸福河湖建设 打造共同富裕水利样板

2022- 12- 16 09: 33 信息来源: 建德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近年来,杭州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幸福河”建设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提出的“大力推进幸福河建设”的部署要求,着力构建高品质幸福河湖网,统筹评价标准体系, 率先发布市级地标《幸福河湖评价规范》, 形成具有杭州特色的“清明上河图”与“富春山居图”。建德市作为我省第一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县”,将治水护水作为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和“两山理论的有力抓手和重要实践,持续开展“五水共治”、“美丽河湖”、“幸福河”建设,先后五次获得大禹鼎、新安江-富春江创建成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建成省级“美丽河湖”6条。现将有关经验做法汇报如下:

一、依托优势,紧抓幸福河湖建设机遇

1、空间布局特征明显

建德市地处浙江省西部,钱塘江中上游,“八山半水分半田”是全市地貌的基本特征。寿昌—三街道—下涯—杨村桥—梅城带状区域沿新安江为主轴的城乡融合发展特征凸显,是建德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核心区域。

2、山水资源得天独厚

建德自古依水发展,城市因水而生,依水而兴,水是建德城乡发展的主脉络。

建德自古有“锦峰秀岭,山水之乡”的美称,境内有新安江、富春江、兰江和寿昌江4条江河及38条中小溪流,12个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全域水质常年保持在III类水以上,严陵坞出境断面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

3、规划编制科学超前

2020年10月,《建德市全域幸福河建设规划》完成批复,规划项目160个,总投资 542.08 亿元,其中水利项目投资 141.59 亿元。这是全省第一个批复的县级幸福河建设规划。

建德市全域幸福河湖建设由三大部分组成:省级河道“三江”治理提升工程,寿昌江、胥溪、清渚港、后源溪等4条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工程,以及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项目。旨在将建德的河流打造成平安之河、健康之河、宜居之河、文化之河、富民之河、和谐之河。

建德市作为浙江省第一批幸福河湖建设试点县,起步早、标准高、基础牢、思路清,高质量完成了试点建设工作。《浙江省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专门提到推广建德以县域为单元创建幸福河湖的试点工作。

二、突出重点,打造幸福河湖建设样板

1、理念引领理清路子

1.1 总体目标和布局

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基底,以新安江、兰江和富春江等河网水系为纽带,结合乡村振兴、拥江发展、美丽城镇要求,全面提升河流生态环境品质,构建“一轴十带百脉千塘”全域幸福河湖体系,努力实现“诗画江南秘境,醉美四季水乡”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1.2 河流风貌

围绕“钱塘江生态经济带”、“钱塘江唐诗之路”的定位,突出“水中航道、生态廊道、岸上绿道、景观通道”的“四道”优势,通过水景观营造、水文化展示、水产业提升等项目举措,切实改善河道沿岸环境品质,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幸福河湖,打造“山居水生活、泊梦新安江”的幸福河湖典范。

2、项目为王打造样板

独流入海工程。投资5亿元,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通过沿江生态堤岸和绿道将新安江、富春江、兰江的特色景观串联起来,全面打造生态康养滨水景观带,使其有山水可游,有景观可看,有故事可听。

梅城水系治理工程。投资4.4亿元,结合美丽城镇建设,恢复玉带河连通东、西湖,引新安江水入城,全力恢复江南水乡风貌,实现“船在水中行,人在画中游”。

“三江”治理提升工程。投资8.6亿元,达标加固堤防8.6公里,改造沿江防汛道路20.3公里,新(改)建滨水步道35.41公里等。达标加固堤防8.6公里,改造沿江防汛道路20.3公里,新(改)建滨水步道35.41公里等。

寿昌江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投资5.9亿元,从“野径、野畦、野塘、野囿、野驿、野宿”等六个方面,对寿昌江水系进行综合提升,从“茶香、稻香、桃香、荷香、书香、果香”等六个方面,衔接寿昌江流域两岸景观及产业绿色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将“香野寿昌江”之特色赋予灵魂,进行淋漓尽致的展现。

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建设县。投资4.5亿元,以河流为脉,以村落为景,构建“一轴引领,三区辉映,八圈澄碧,多景纷呈”的治理布局,促成“一轴十带百脉千塘”的建德市全域幸福河湖大美格局,实现“山居水生活,泊梦新安江”的美好愿景。

3、高效管护智水融城

2020年7月,面对新安江水库建成61年来历史最大洪峰、历史最高水位、历史最大泄洪的严峻考验,建德市洪水风险管理平台充分发挥了洪水分析、风险预判作用,成为我市防汛之重器。同时,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 S2”浙里“九龙联动治水”县域版应用试点和省水利厅水域监管“一件事”第一批试点的优势,重塑多部门协同治水流程,实现“一盘棋治水”,数字赋能提升河湖管护能力。

三、产业发展,实现幸福建德新崛起

1、水旅融合新发展

今年寿昌江省级美丽河湖及寿昌镇水美乡镇建设成效显著。寿昌镇以西湖水街打造“909”夜市品牌以及寿昌江“江心岛”的独特优势,全年共计接待游客突破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00万元,游客人数是去年同期的3倍,创历史之最。

2、水文化不断彰显

一是实施钱塘江诗路文化带建设,做优沿线区域诗路文章。

二是美丽河湖和水美乡镇建设,带动周边产业发展。

三是深入挖掘水文化,全省率先开展水利遗产普查,并完成《建德市水之魂》书籍出版。

3、水产业不断提升

水资源是建德的核心资源,农夫山泉、青岛啤酒、致中和等国内知名水产业品牌和企业不断做大做强,形成了“百亿产业”。已逐步形成以天然饮用水、酒类等生产为龙头,软饮料生产为延伸,沿江两岸运动休闲旅游、生态农业、健康养生为辅助的产业链格局,水产业已成为建德市经济新增长点、税收新来源。

4、水价值转换突破

建德市率先在全域开展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体系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区域水生态系统及水利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方法,系统构建了核算标准体系。并对2021年度建德市水生态系统以及新建水利工程进行了核算,展现了水生态系统及水利工程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显著支撑作用。完成了《2021年度建德市水生态系统以及水利工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报告》,推动了水生态产品价值核算体系研究的跨越式进展。


作者: 朱文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