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近日,浙江林业推进共同富裕十大案例名单公布,杭州市余杭长乐林场的《山中新天地 林间大课堂》和临安区《山核桃产业大脑 助力农民增收致富》2个案例成功入选!充分展示了杭州市在共同富裕中林业的辨识度、社会的影响力以及群众的获得感,为全省林业推进共富富裕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
近年来,杭州市依托“八山半水分半田”的森林资源优势,不断挖掘“一片林”致富“一方人”的最佳途径,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藏富于山、藏富于民,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作出贡献。一是数智赋能传统主导林业产业蝶变。依托浙江省森林资源一张图监测系统,结合数字化的“林业大脑”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的实施检测系统,对杭州山核桃、笋竹、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进行精准检测,融合延伸一二三林业发展产业链。比如十大案例中临安通过山核桃产业大脑,建立了山核桃产业的生态适宜性评价,通过11个数字化示范基地输出土壤治理、病虫害防治、生态经营数字生产能力,2021年经济效益估算提升4亿元左右,为两昌地区林农实现共同富裕打造了样板。二是科技赋能新兴林下经济质量升级。依托“一亩山万元钱”“千村万元”等林下经济增收帮扶工程,建立林业科技“四联”队伍帮扶机制,健全了林下经济发展体系,将政策资金、人才项目、林业科技等要素全部输送到基层林业成一线。全市发展林下经济面积211万亩,实现产值125.9亿元,打通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通道,带动山区林农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绿色赋能林业科普生态共赢。依托杭州市1766.97万亩林地面积和66.85%的森林覆盖率,充分利用山水自然禀赋和丰富森林资源,推广林业科普、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产业,推动生态与产业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挖掘林业生态功能价值,实现生态共赢。2019年以来,全市林业生态功能价值超1000亿元,充分释放了林业产业蕴含的绿色能量。比如,十大案例中的余杭长乐林场,充分挖掘了百年林场优势,建成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国家良种基地等等,开展“营地+”推动自然教育累计接待服务300多万人次,每年带来60万余人次的客流量,带动周边乡村民宿、餐饮等产业发展,促进百姓增收近千万元。
下一步,杭州市将继续聚焦林业发展助力共同富裕,总结提炼典型经验,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发挥典型案例的引领带动作用,为共同富裕和现代化先行贡献林业力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