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高温干旱怎么办?青山水库“一水多用”保供水

2022- 08- 24 09: 37 信息来源: 水库中心 浏览次数:

今年以来,受西太平洋副高影响,长江流域内主要河湖来水明显偏少,水位显著偏低,出现了多年同期少见的干旱灾害。

号称“集天目万山之水”的东苕溪,此刻也正经历着高温干旱的“炙烤”。7月1日以来,青山水库流域降雨量为91毫米,与同期多年平均降水量相比减少74.2%。杭州市林业水利局已发布了水利旱情蓝色预警。


2.png

高度重视,现场调研

旱情来袭,市林水局及下属单位高度重视。局领导多次对水库下游的农田灌溉需求和河道生态状况进行现场调研,要求市水库中心密切关注天气动态。

加强雨量、水位、蒸发、出入库流量等水雨情监测;

加强分析研判,科学合理调度水量,确保细水长流,做好抗长旱抗大旱的准备;

加强工程巡查监测、设备巡检和维修养护等工作,确保水库工程正常运行。

科学研判,一水多用

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导致青山水库上游来水日渐减少,入库水量已接近于零。下游正值水稻抢收抢种时期的几千亩农田正“嗷嗷待哺”、河道生态需要维持、供电部门出现电力短缺。

在如此严峻的旱情情势下,市水库管理服务中心未雨绸缪,及时开展水库水情预报,科学研判,积极落实各项抗旱举措,以“一水多用”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如何实现一水三用?利用一台机组小流量发电的尾水,将一部分通过南干渠输水,向下游沿途农田提供灌溉用水,一部分进入河道改善河道水质和提升生态景观。一水三用,既节省了水资源,使水库水位线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又满足了干旱期下游人民的生产生活需求。

保障供水,服务于民

尽管持续的高温干旱致青山水库流域内较多河道干涸断流,但因水库中心提前对今年的汛情作出准确研判,从6月中旬就开始控制发电,向下游提供生态供水及农业灌溉用水。


3.png

▲青山水库上游河道现状


4.png

▲青山水库为下游农田灌溉供水


7月1日至8月22日,青山水库已累计向下游提供灌溉用水470万立方米,生态供水1450万立方米(西湖储水量约1030万立方米,因而青山水库累计生态供水高于一个西湖的储水量)。灌溉用水量根据当前水库蓄水量情况,若后期持续无降雨,按每日24小时不间断保持5立方米每秒的下泄流量,青山水库还可保障下游农田灌溉和生态用水53天。

同时,市水库中心将坚持防汛抗旱两手抓,时刻紧绷防汛安全这根弦,严防旱涝急转。作为东苕溪流域上的防洪骨干工程,建库60多年来,防御了近40场较大的洪水,彰显了青山水库在流域中举足轻重的作用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