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杭州美丽河湖建设 | 翠兰澄如玉,醉墨舞清江

2023- 01- 04 09: 15 信息来源: 市河长办、河道与农水中心、建德市水利局 浏览次数: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兰江古称兰溪、瀫水,为钱塘江支流衢江自兰溪市至建德市的别称,因衢、婺两水汇于兰荫山下,岩多兰茝,故名兰溪。兰江干流长度 303公里,河宽250~350米,平均坡降 2.6‰,其中建德境内流域面积419.38平方公里,干流河长23.5公里,主要流经大洋镇、梅城镇。兰江河宽水畅,水深流缓,自古以来即为徽商通往杭州、衢州、婺州的商旅要道,至今仍是“浙西繁华”之所。近年来兰江以“翠兰澄如玉,醉墨舞清江”为河道定位,从安全、生态、宜居、文化、管护、富民等方面进行全域谋划、综合治理,先后形成了兰江省级绿道建设、高新技术助推共富产业、兰江大洋埠文旅复兴等建设示范亮点,取得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新时代美丽城镇、杭州乡村振兴等荣誉,形成了“醉忆兰江”的全线生态河道示范线。


1.png


坚持安全为本,构建安全体系

兰江为建德市重要的省级河道,是建德主要人口、重要产业分布带,防洪排涝安全是兰江流域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建德市深刻认识到水利在基础设施网络建设的突出地位,强化水灾害防治,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放在美丽河湖建设的首要位置。通过省级河道独流入海钱塘江治理工程、三江治理工程等,有效提升了兰江洪涝灾害防御能力。目前兰江干流堤防已全部达标,其中城镇段为20年一遇,行政村段10年一遇,成片农田段5年一遇,保护人口23567人;涉水构筑完好,无冲刷、坍塌、毁损等重大水毁事故;防汛抢险设施满足需求,已经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防洪排涝体系。


4.png


修复生态水网,营造碧波兰江

高标准推进“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加强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开展河湖生态修复工作;进一步完善河湖库塘清淤轮疏机制,有效清除存量淤泥;开展河湖健康评价,开展流域水生态健康状况调查,持续深化兰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项目,持续改善流域水环境质量。采用乔、灌、水生植物优化岸坡、滩地、绿洲等河湖空间,营造鱼翔浅底、碧波荡漾的生态河湖空间。近年来,兰江干流水质均常年稳定保持在Ⅱ类标准,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100%,营造翠兰如玉最美兰江。


8.png


坚持文化引领,衔接山水诗路

兰江衔接着建德三江口最美的山水风光,先后有刘长卿、杜牧、范仲淹、谢灵运、孟浩然、黄公望等文人墨客在这里任职、游历,留下众多传世名篇和绚丽画卷。大洋镇是建德革命火种的策源地,曾涌现出童祖恺、童润蕉、祝光焘、陈一文、胡耀先、关启先等仁人志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探寻历史文化,发扬红耕精神,衔接亲水宜居建设,以兰江省级绿道为轴,形成红耕大洋人文旅游线和风雅江南新时代河湖景观线。


11.png


坚持高效管护,打造智慧河道

近年来兰江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健全,编制完成了《兰江“一河一策”实施方案》。河湖管护机构明确,经费保障、管护到位。完善河湖管护设施,推进河道数字化建设,完成兰江划界,实现了水域动态管理;实施河湖长效保洁,以多种形式激励群众参与全民护水,无涉水违法事件发生;深入河湖管护数据共享,推进兰江水系管护智慧化和现代化建设,形成“监测一张网、数据一个库、设施一张图、管理一平台”的全域化水利监管高端服务网。聚焦数字赋能,全面支撑水利数字化改革,实现“数字化改革引领水利现代化先行”的目标。营造人水和谐,助推流域共富。

兰江流域积极建设人文和谐的滨水风情亲水网,河岸贯通成廊,绿道沿线植被茂盛、一步一景,形成航运、红色、农耕、产业等文化元素的亲水和景观带。水岸农文旅小镇大洋/梅城、高新现代农业园、农业采摘基地等分布在兰江沿岸,成为兰江两岸优美的农文旅风景标识,推动美丽河湖向幸福河湖汇流,为人们提供了秩序优良、人水和谐的江南风雅国际化滨水长廊,展现诗画江南、田园牧歌、智慧生活、秀美乡镇(村)、共享共富美丽场景。兰江两岸风光绮丽,古城新区互为映衬。泛舟江面,山峦秀色,垂柳倒影,水墨镜屏,作为建德三江核心区,必将引领建德,实现流域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宏伟愿景。


作者: 市河长办、河道与农水中心、建德市水利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