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头条
当代“马可·波罗”打卡西溪湿地:感受独特的江南湿地水韵

2023- 02- 06 16: 57 信息来源: 杭州网 浏览次数:

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主题是“湿地恢复”。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宣传湿地的生态功能和保护修复湿地的重要性,积极倡导“共同珍爱湿地、共创美好环境”的社会风尚,2月5日,市林水局联合杭州网在西溪湿地共同开展当代“马可·波罗”湿地行活动,此次活动是世界湿地日中国主场宣传活动的延续活动。700多年前,意大利旅行家马克·波罗来到杭州游历,留下了对杭州“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天城”的初印象。如今,在杭州生活、学习活工作的外国友人们正沿着马可·波罗昔日步履,来到西溪湿地,在寻梅中感受中国意趣,在曲水流觞中畅谈交流,在悠长古街中穿越时空,共赴湿地之约。


89310B82-F9B9-43EB-9C14-9998A73BEBE9-opq362939494.jpg


杭州在对西溪湿地的保护上不断推陈出新,持续推进西溪综保工程,全力以赴成功申报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走出了一条杭州特色湿地保护利用的路子,被誉为 “西溪模式”。

为加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杭州制定和颁布了《杭州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管理条例》,成为中国首部针对单一湿地公园立法的法规,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的有效保护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对推动中国湿地资源保护利用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2F49397D-8DD1-4B89-B024-54873E96C41E-opq362939528.jpg


2月5日,正值世界湿地日的宣传周,在杭州生活、学习、工作的外国友人们来到西溪湿地,在寻梅中感受中国意趣;在曲水流觞中畅谈交流,在悠长古街中穿越时空,看到西溪的变化与发展…….

陌上蚕桑,渔舟唱晚

体验中华传统非遗文化

游船从周家村码头起航,划过阵阵水波,来到了西溪农耕渔事文化展示中心:烟水渔庄。这里有三个展示馆,分别是“桑蚕丝绸故事”、“西溪婚俗”、“西溪人家”,这里集中展示水乡民居的地方特色和居民质朴的农耕文化。

“自唐代始,西溪便以桑蚕著称,当地居民檐前屋后广种桑树,相依鱼塘。”西溪湿地讲解员何红波在“桑蚕丝绸故事”为大家讲述西湖养殖桑蚕的历史。


BE490D70-2B78-46B0-A5DF-5F2E32176F21-opq362940688.jpg


随后大家去往西溪婚俗展示馆,来自俄罗斯的王晓东对“西溪婚俗”有浓厚的兴趣,他说:“中国婚俗习惯和我们的不一样,印象最深的就是会用船去接亲,和这里水系发达有关系。”

王晓东在浙江大学读博士,这是他第三次来西溪湿地,之前只是自己进来逛一逛,这次来他觉得更深刻地体验了一次西溪的风俗文化。

来自摩洛哥的史凯富说:“我来过西溪好多次,但是我第一次了解到西溪的婚俗文化,我觉得这非常值得保护和传承”。


FF8D9F7B-D2B3-4584-B22F-54037E565A01-opq362940758.jpg



踏上河渚街,这里原是村民贸易交换的集市,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特色民俗街。

“这个龙舟看起来非常霸气!”史凯富感叹,并用手触摸龙舟的龙头。龙舟胜会是西溪湿地、蒋村地区富有乡土特色的民间传统文化,每年端午节,在蒋村深潭口都有龙舟胜会,热闹非凡。

沿着石板老街,各类商铺中人流如织,有江南布艺、手工麻花,颜色各异的小竹篮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何红波介绍:“西溪小花篮的流行始于清末,发源于留下老东岳村,距今已有150余年之久。”

来自乌克兰的欧丽娅说:“中国的手工艺非常精致,感觉小小一个花篮中蕴含着很悠久的历史。”


50ED0851-91C8-4C41-A4A6-0CF51AAAF851-opq362959445.jpg


大家还一起体验了打麻糍,来自美国Justin用力最标准,让麻糍店老板忍不住想要让他留下来,做打麻糍的员工。

欧丽娅说:“我没有吃过麻糍,但是我知道它是糯米做的,我最喜欢的杭州美食是东坡肉”。

梅萼知春,曲水寻梅西溪湿地梅花

将在下周迎来盛花期

自唐代以来,西溪就以赏梅、竹、芦、花而闻名,“西溪探梅”为清时西湖十八景之一。现在正值西溪探梅节,整个湿地共有梅树2万余株,梅林300多亩。品种多样,有朱砂、宫粉、绿萼、玉蝶、美人梅、南京红……那怎样赏梅?这是有讲究的。


E113DA9A-8DA3-4A09-AC9C-5D7B91900CC4-opq362981796.jpg


西溪的梅树,倚溪而栽,曲水寻梅,水上三探:一探梅弯曲水上,有迎客之势;二探船从梅下经过,梅触手可及,三探橹声欸乃品清茶,听一段水上越曲,寻觅探索、乘舟寻梅。

欧丽娅在万千花苞中寻得一两朵开着的梅花,她非常兴奋邀请大家一起拍照,“这是我第一次在西溪赏梅,一定要留下纪念。”

体验过一番“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韵味后,船抵西溪梅墅,这里梅花万从,小径曲径通幽,不时有飞鸟滑翔过天际,让梅墅的环境更显清幽。


EB7FD77C-B8D2-4481-9350-7A0EBE4265D2-opq362981838.jpg


湿地涵养着万千生物,为了呼吁大家保护湿地,杭州市林水局准备了“保护湿地,有你有我”的名牌,大家纷纷签上自己的名字,并用自己国家的语言表达对西溪、对杭州的喜爱之情,然后以认领梅花的方式,为保护湿地尽一份自己的心意。

“我很喜欢杭州,非常感谢有这次机会能深入了解杭州江南的文化。”史凯富说。

欧丽娅则是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新的新的一年能够心想事成。


133.jpeg


打造“西溪模式”的美丽河湖

走出杭州特色湿地保护之路

“我家住得离西溪不远,之前我就想在一座城市中能保留下规模如此之大得一片湿地,非常不容易,我觉得杭州在湿地保护方面做得非常好。”史凯富感叹。已经在杭州工作生活12年之久的Justin一直都认为杭州是一座花园城市,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生,在休闲的时候可以和家人一起来享受自然时光,是非常惬意的事情。


C4D1D5B8-9D06-4648-88BB-112F2416C187-opq362940807.jpg


西溪湿地有美丽河湖3条,其中蒋村港、五常港于2019年荣获省级美丽河湖称号,沿山河于2020年荣获市级美丽河湖称号。

其实,沿山河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南宋时代,是康王赵构常常游玩的地方,据说当年他多次坐龙船从沿山河出入西溪,还派人在沿山河边,即老和山、秦亭山、将军山的山脚下修建了一条宽达五马并行、长近二十公里、直达余杭洞霄宫的青石板辇道,这条青石板辇道大多已埋在西溪路的沥青路面下,但另一条青石板路在几年前建了起来,那就是沿山河滨河游步道。


B8E92FF8-AA5B-4E02-AAEE-1EB6AF313A58-opq362959325.jpg


对于西溪湿地来说,生态保护是第一位的。“经过多年的保护,西溪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得到了显著的提高,其中维管束植物现有1040种,比2011年年底增加了474种;鸟类现有196种,比之前增加了43种;昆虫现有898种,比之前增加173种。”何红波说。

这组数据是最能直观地感受西溪湿地在科学的治理下的变化。

“西溪之胜,独在于水”,在历年监测显示,西溪水质从2012年的在三类、四类水之间徘徊,到如今已常年稳定在二类水。


F730A4EA-03CD-4ADA-ABCB-3C2708D018AD-opq362959117.jpg


在治理过程中,西溪启动珊瑚沙引水清水入城和西溪湿地水环境治理等综合治理工程,从源头改善湿地生态补水水质,让西溪的水更加清澈。

湿地被誉为城市之肾,杭州正在全面推进国际湿地城市的建设,让湿地与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密切,让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朋友感受到西溪的独特之美。


作者: 杭州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