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杭州市的汛期,
为每年4月15日至10月15日。
在此期间,
有两个重要的防汛阶段,
梅汛期和台汛期。
这两个阶段到底有什么区别,
又该注意哪些内容?
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什么是梅汛期?
梅汛期就是梅雨发生的时期,每年时间不固定,一般发生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
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杭州市常年于6月13日入梅,7月8日出梅,期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南方的暖湿空气刚好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交界处形成锋面,锋面附近产生降水。由于冷暖空气势均力敌,降雨带长期盘踞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此时正逢江南梅子成熟期,所以这段时间也叫“梅雨”。
梅汛期有何特点?
梅汛期多阴雨天气,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极端降水现象频发,容易引发山洪、泥石流、城市内涝、霉变等自然灾害。
杭州历史上致灾最严重的几场洪水基本上全部发生在梅汛期。
1996年6月30日至7月3日,杭州市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达304毫米,单站降雨量为635毫米,引发1996年“6.30”特大洪灾。2020年5月29日入梅, 全市平均梅雨量808.7毫米,是常年3.1倍。强降雨导致江河汛情全面暴发,导致全市7个区、县(市)108个乡镇(街道)不同程度受灾,水利工程设施直接经济损失48608万元。
梅汛期要注意什么?
1.关注天气预报,出门携带雨具,出现暴雨时尽量避开山区游玩,远离沿江沿河地段。
2.收到暴雨、洪水、山洪灾害风险等风险预警时,积极做好准备,配合相关部门做好防范。
3.开车外出时,提前查看路况信息,避开积水和交通不畅地区。
4.道路积水时,不要在积水路段行走,防止跌入窑井、地坑、下水道等。
5.坚持运动,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发生感冒、中暑、湿疹、肠道不适等疾病。
6.适时开窗通风,选择阳光充足的时候晾晒衣服被褥。
什么是台汛期?
台汛期是指容易遭遇台风影响的时段。台风影响浙江的时段可从5月持续到10月,以7—9月最为频繁,因此将梅汛期结束后到汛期结束这段时间称为台汛期。
台汛期有何特点?
台风通常在热带地区离赤道平均3-5个纬度外的海面(如南北太平洋,北大西洋,印度洋)上形成,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随着台风的移动,常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对地区影响时间一般持续1-3天,部分台风在海上消散或者变性为温带气旋,也有部分台风在登陆陆地后消散。
台风给人类带来灾害的同时,也送来了丰沛的淡水资源,对改善生态环境重要意义重大。另外,台风还使世界各地冷热保持相对均衡,赤道地区气候炎热,若不是台风驱散这些热量,热带会更热,寒带会更冷,温带也会从地球上消失。
对杭州影响较为严重台风多数从宁波象山港以北登陆,另外,9、10月份的秋季台风对杭州影响也很大。2007年“罗莎”台风于10月7日在温州苍南登陆,是历史上影响杭州时间最迟、日降水量最大、短历时降雨强度最大的一个台风。全市受灾乡镇达124个,受灾人口达40.8万人,主城区严重积水500多处。2013年10月6日至9日,受“菲特”台风影响,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全市当年直接经济损失20.14亿元。
台汛期要注意什么?
1.及时收听、收看或上网查阅台风预警信息,了解相关部门防汛防台行动对策,可准备2-3天的应急物资以备不时之需。
2.水上作业人员及船舶应听从指挥,立即到避风场所避风。
3.关紧门窗,紧固易被风吹动的搭建物,检查电路、炉火、煤气等设施是否安全。
4.从危旧房屋中转移至安全处,处于可能受淹的低洼地区的人要及时转移。
5.幼儿园、小中学校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停课;露天集体活动或室内大型集会应及时取消,做好人员疏散工作。
6.台风洪水过后,细菌、蚊蝇、老鼠的大量繁殖,要特别注意传染病防治工作,尤其是预防肠道传染疾病。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