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近日,按照《百年水文站认定办法(试行)》,水利部认定并发布拱宸桥水文站等22处水文站为第一批百年水文站。
百年水文站是指建立运行时间超过100年的,能够长期开展观测的各类水文站。百年水文站发展至今,已累积形成了长系列水文观测资料,在掌握水文历史演变规律,预测未来水文情势变化,支撑水旱灾害防御、水资源配置管理、水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下面一起来看看拱宸桥水文站——这座百年水文站的精彩风貌吧。
百年岁月,不改初心百年来,拱宸桥水文站默默坚守在大运河畔,它始建于1920年(民国9年),距今已有103年的历史,建站之初主要是出于海关对运河航运需要,通过人工观察运河水位变化,从而适时开启、关闭水闸,控制运河水位,为运河航运提供支撑。
百年风华正茂,时至今日,拱宸桥水文站仍然承担着雨量、水位、流量等十多个项目的监测任务,是国家基本水文站和运河(杭州段)重要的防汛控制站。拱宸桥水文站为运河流域水利工程调度、引配水、交通航运等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保障运河水环境、水生态安全。
站展结合,现代多元2013年,为了更好地融入桥西历史街区的文化氛围,讲好杭州城水共生故事,发挥水知识和水文化的科普教育窗口作用,在原水文站的基础上,以站展结合的形式,建成了现在的杭州水文水资源科普展厅。
为与桥西的古建筑风格保持一致,在外立面建造上,展厅建设采用白墙黛瓦与木质门楼相结合的形式,不仅向过往游客展示出拱宸桥水文站走过百年岁月的历史形象,更是展现运河边民楼韵味和杭城独特的江南之美。在内部设计上,又颇具现代元素,展厅综合运用声、光、电、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多元的知识内容和丰富的展厅设施,生动展现出杭州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迈进,在城市气质上朝气、包容、先进、蓬勃的一面。
文化阵地,共结联盟作为全国鲜有的将百年水文站与科普展厅相结合水利教育基地,拱宸桥水文站多年来以建成“水文化教育基地、水文科普教育基地、水资源科普教育基地、五水共治教育基地”等四大功能型基地为发展目标,尤其是注重加强水文化建设。多次培养学生讲解员开展暑期宣传实践活动。与周边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拱宸书院等共结文化联盟,每年开展文化沙龙、科普讲座、主题展览等活动。多年来共接待游客超18万人,接待团队近70个,赢得参观者的一致好评。
2020年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指示精神,浙江省水文管理中心联合杭州市林水局以“千年运河 百年水文”为主题,倡议发起“京杭大运河百年水文联盟”活动。11月29日,联盟活动在杭州拱宸桥水文站顺利举行。来自水利部、太湖局、运河沿线6省市水文部门14座百年水文站代表、浙江各地市水文部门代表、市级相关部门代表约150人参加了活动。新华网、人民网、中国水利报、浙江日报等20余家中央、省、市媒体参与了活动并广泛报道。该项活动为流域水文化的建设和宣传做出了很好的示范,成功评选为2020年全国水文十件大事。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