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浙江省高品质水美乡村 | 西湖区何家村:打造绿色生态典范和金色人文画卷

2024- 12- 25 09: 28 信息来源: 市河长办、河道与农水中心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日,省河长制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杭州市西湖区何家村、萧山区欢潭村、钱塘区火星村、富阳区江洲村等4个乡村光荣上榜!这些乡村具备“水美、水活、民富、村强”特质,彰显着“江南韵、文化味、水乡情”的共富图景,在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的“浪潮”中呈现出动人景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西湖区何家村,共赏这番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乡村风貌。

基本概况

何家村,坐落于风景秀丽的“龙坞茶镇”景区核心地带,全村地域面积约2平方公里,自然禀赋得天独厚。村内700余亩龙井茶园郁郁葱葱,与1178亩山林、110亩水田以及95亩杂地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西湖龙井茶的重要保护地与盛产之源。

2.jpg


1.jpg


何家村凭借其丰富的自然资源与深厚的人文积淀,荣誉满载,先后被授予浙江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杭州市田园社区示范点、杭州市完善型农村社区以及第六批省级引领型农村社区等一系列荣誉称号。

主要做法和成效

以环境建设为抓手,打造绿色生态典范

何家村山水秀美、景色宜人,茶园环绕全村,茶香氤氲。光明寺水库建于20世纪70年代,灌溉面积逾130亩,镶嵌在茶山内,宛然人间仙境。近年来,通过专人环湖清洁、疏浚清淤、岸坡整治、水源涵养、人文景观等一系列举措,构建起以光明寺水库为支撑的水网生态格局,推进“水明珠”周边产业建设。建成“浙江最美骑行赛道”——杭州市首条国家标准山地自行车赛道,全长5.9公里,穿越乡野民宿、生态茶园,成为茶园环境治理的典范。同时,村中创意市集“何你见未来”汇聚农创产品、茶饮休闲、文体艺术,展现茶村风情。珍珠庵水库边的“霞光里”露营基地,更是网红打卡点,举办各类公益活动。何家村实施多样化山林保护措施,打造数字化生态茶园,利用无人机、太阳能防虫灯等智能手段,确保茶叶质量与生态环境安全。航拍茶山,可见五角星形“生态茶园”,寓意独特,传承乡村历史文化。


3.jpg


以文化建设为导向,绘就金色人文画卷

何家村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借助贯穿于何家村的慈母桥溪,探寻摄影艺术、开展各类活动,全面展现了乡村发展模式的精彩蝶变,绘就了美丽乡村的金色人文画卷。打造别有风韵的摄影基地,举办首届何家村摄影文体节,被评为杭州市摄影村。2024年5月举行了“共富向未来”的草坪音乐会,开启了共建共享、共美共富的艺术与乡村“双向奔赴”之旅。类似的“艺术乡建”活动在何家村已是遍地开花,何家村结合转塘街道“艺术村长”项目,联手“艺术村长”刘福洋教授,领衔文化艺术乡建,以文艺星火带动精神共富,充分发挥文艺在乡村振兴中的独特作用,实现乡村整体性跃升。


4.jpg


以产业建设为引擎,激活多彩乡村潜能

何家村充分整合优化村集体资源,建设独具特色的“运动、康养、艺术、公益”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着力打造“户外运动+文化艺术+公益健康”三轮驱动的新时代未来乡村。多产融合的产业建设形式不仅多方位带动了茶村经济,也吸引众多游客及投资客,推动了民宿经济个性化发展,目前有10余家特色滨水民宿,真正把“流量”变成“留量”。这既增加了村民就业机会,又带动乡村农产品销售,实现乡村共富新场景。通过以点带面、整合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以农文旅体深度融合激活多彩乡村潜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打造水清、岸绿、河畅、景美的乡村新风貌。


5.jpg


经验及启示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

何家村的成功经验在于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将河湖生态资源和人文底蕴相结合,推动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通过环境建设和文化建设,打造绿色生态典范和金色人文画卷,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共赢。


6.jpg


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

何家村在河湖治理中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摄影节、音乐会等活动,挖掘和传承乡村历史文化,同时引入现代元素,推动乡村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这种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7.jpg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何家村在发展中充分发挥村民的主体作用,通过自查自纠行动、环境整治等举措,提升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同时,通过创建创意市集、举办文化活动等方式,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增强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8.jpg


作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