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政务动态
河长制典型案例④|走出新型治水之路,红旗河是如何变成“珍珠河”的?

2024- 05- 17 09: 33 信息来源: 市河长办、拱墅区河长办 浏览次数: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市河长办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各地工作经验,促进工作交流,现将入选案例陆续推出,供大家学习借鉴。近年来,拱墅区围绕完善水生态修复,促进水环境提升,抓好水经济发展的目标。通过引入“智能生物链靶向养殖”治水技术,在红旗河片区5条河中试点投放天然水质过滤器——淡水珍珠蚌,采用自动化水下管网投喂系统及独创的滴灌养殖珍珠技术,精准投喂河蚌,不仅避免了水体污染,还能显著提升河道水质。

重构水下生物链

让河道自我净化能力更强

生物链治水技术模拟水体的自我净化过程,通过建立稳定的纯生态食物链系统来提升水质。之前,红旗河片区水体氨氮含量一直比较高,拱墅区引入生物链治水技术,为该片区量身打造水质提升方案。通过中国科学院认证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有针对性地投放微生物、有益藻,分解水体有机质、吸收无机盐,把河道中的污染源转换成食物链源头的有机营养,依托生态食物链的相互利用关系,层层传递有机营养。当污染源变成食物,河道里的鱼虾就可以大快朵颐,河道的自我净化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01生物链.png


密植多样水生植物

让河道水环境承载力更大

提高河道水环境承载力,离不开水生植物。综合考虑耐污、景观以及便于管理等需要,拱墅区在红旗河片区水域相继种植了耐低温、景观好、耐污染、四季常绿的水生植物。多种水生植物的交叉种植,在提升景观层次效果的同时,保证水草对不同污染物选择性吸收,进一步提高了水体自净能力,形成有效生物链循环。目前,红旗河片区全部河道水质由Ⅴ类水质成功治理成Ⅲ-Ⅳ类水质,并稳定保持。


02水生植物.jpg


培育看得见的治水产出

让共富经济实践场景更多样

目前红旗河片区5条河已投入1龄、2龄和3龄河蚌约80万只,投放花鲢、白鲢、鲫鱼等鱼苗13万尾,成功搭建智能化治水控制系统、智能化靶向治水系统、菌藻扩培系统和自动化管网升降系统。待水质情况提升后,还可将水中淡水珍珠蚌进行收割,加工利用蚌壳、蚌肉及产出珍珠。


03治水产出.jpg


拱墅区红旗河片区水质提升项目在优化河道长效管护的同时,助力社会经济发展,探索建立“政府少投入、企业有盈利、水质能提升、产业可发展、社会效益佳”的长效运行机制,不断探索水经济的金山银山转化路径。

作者: 市河长办、拱墅区河长办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