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编者按:为进一步深化河湖长制,推进全域幸福河湖建设,市河长办在全市范围内征集河湖长制工作典型案例,总结推广各地工作经验,促进工作交流,现将入选案例陆续推出,供大家学习借鉴。
南苕溪是临安的“母亲河”,绿水潺湲,流经太湖源、锦城、锦北三个街道,主流长63公里,流域面积720平方公里。临安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建设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重要指示精神及省委十四届六次、八次全会关于幸福河湖建设的战略部署,以创建“幸福河湖试点县”为契机,以“安全流畅、生态健康、管护高效,人文彰显、人水和谐”的创建标准,全力打造“一城一江一风景,一河一景一文化”的南苕溪吴越风情河,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造临安治水样板。
聚力组织保障,形成齐抓共管新态势
临安区立足生态资源特色、吴越国人文传承,突出“观光休闲、亲水便民、水清景美”的绿色生态理念,制定方案、完善机制。多部门全程协同推进、跟踪指导,实现了“项目清单”抓进度、“销号管理”抓落实、“总结分析”抓成效的工作闭环。全区三级河湖长积极履行河湖管护“第一责任人”职责,完成巡河700余人次,开展“护河巡河”等系列活动10 余次,解决各类河湖管护问题400余个,推动责任落实向有力、有效转变。
强化系统治理,推动水域环境新提升
未经治理前,南苕溪就像一匹桀骜不驯的野马,几次因为洪涝而改道。1975年,临安区成立治理南苕溪指挥部,历时5年完成南苕溪治理。临安区秉承涓流不息的奋斗精神,狠抓防洪保安建设,苕溪两岸实施4项除险工程,包括里畈水库至长桥溪 24.5 公里堤防工程,临天桥、长桥拆除重建和苕溪南北街综合改造等重点防洪整治工程,流域防洪闭合圈基本形成。
同时,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污水零直排和农村生活污水扩面工程建设,累计完成污水零直排9个区块,农村生活污水4个行政村,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创新推出“南苕溪数智护航”系统,包括“绿币”积分量化评价河湖长、 “一张图”掌握苕溪监测点全景、 “一平台”促成问题交办处理闭环,河道管护实现了 “天上看、云端管、地上查、智慧治”。
彰显人文风情,点亮城市生活新风貌
清丽的南苕溪犹如一条玉带穿城而过,居民们茶余饭后在此休闲,尤其是夏日夜晚,人们在桥上乘凉,在溪边漫步。临安区率先启动苕溪锦带城市传统风貌样板区建设,围绕苕溪商业街、人民广场、马溪未来社区项目建设,打造更为开放的沿岸空间、更富活力的城市功能、更具内涵的文化水岸、更显精致的滨水景观。围绕“王城印记”、“礼仪之魂”、“生活美学”三大人文主题,打造三个滨水功能区段特色节点。骑行绿道、文化展区、水秀工程串联出一条古韵悠长的“生态、人文、活力”不夜水带。坚持问需于民、以人为本原则,广泛发动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护河护水类等活动中来,营造全民治水、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让钱氏家训“家国天下”的精神气质在新时代弘扬传承。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