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编者按:杭州的水,是了解杭州的文化密码。当水流翻过古老的堰坝,当江潮拍打鱼鳞石塘,当余晖映红运河水道,这些水文化遗产带着特定环境与时代的烙印,是跨越了时间的宝贵财富。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讲好杭州水利故事,推动杭州水文化建设,杭州林水发布开设“水润杭城”水文化专栏。
一年前的金秋,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他强调,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是十分宝贵的文化遗产。大运河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保护、传承、利用上下功夫,让古老大运河焕发时代新风貌。今年,又恰逢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本期让我们走进大运河杭州段,共睹杭州如何探索运河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这张杭州旅游金名片绽放时代光芒!
世界遗产的核心瑰宝
中国大运河纵贯南北,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涉及6省市18个城市,止于杭州,是世界上延续使用时间最久、空间跨度最大的运河,被《国际运河古迹名录》列为世界上“具有重大科技价值的运河”,是世界运河工程史上的里程碑。
大运河杭州段是中国大运河世界遗产的重要构成,全长约 110千米,包括上塘河、杭州塘、中河、龙山河、浙东运河西兴段(以下简称西兴运河)等多段河道。
它作为江南运河的南端以及浙东运河西端的起止点,是京杭大运河与浙东运河两大运河体系衔接转换的重要节点和枢纽,在两大运河体系中都占据重要的地位,是中国大运河延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河段之一。
碧水长流的生态密码
大运河保护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自古以来,沿线地区始终不懈地致力于水生态的治理与保护工作。
江南运河杭州段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始皇开凿的陵水道,即今上塘河,此后,这段河道历经两汉、三国及六朝时期的多次整治,融入了沟通长江和钱塘江的江南运河。浙东运河杭州段始于在西晋永嘉元年(307)开凿的西兴运河。西兴运河南与鉴湖各涵闸沟通,北与平原南北向诸河连接,形成平原水系的纲目,强化了水运与灌溉功能。河上堰埭等水运设施的增加,也促进了商旅往来贸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杭州持续加强大运河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实施大运河杭州段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对运河水质、景观、古街等进行全面提升改造。
近年来,市林水局充分发挥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工作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健全完善大运河管理机制,加强部门联动,不断改善大运河水环境:印发《京杭运河(杭州段)管理分工方案》,厘清市级相关职能部门的具体管理职责,确保职责边界之间不交叉、无空白,为大运河治理保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牵头着手开展大运河全线淤积调查工作;构建大运河杭州段95名的五级河长体系,完善大运河“河长制”联席会议制度,助推运河保护、传承和利用工作落地见效。
杭州将持续加强大运河水环境、水生态治理,把运河真正打造成具有时代特征、杭州特色的景观河、生态河、人文河,真正成为“人民的运河”“游客的运河”。
推动运河文化创新发展
推动大运河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对大运河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杭州加强对历史建筑、古桥、遗址等的保护,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展览、文化活动等,让更多人了解大运河的辉煌历史和独特魅力。
坐落在大运河南端的杭州市拱墅区,是中国大运河沿线古迹保存最完善、风貌最典型、景观最优美的区域之一,也是时下年轻人最热衷打卡运河文化的目的地之一。这里集聚了中国京杭大运河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等五大博物馆,吸引了著名钢琴家郎朗、著名话剧导演孟京辉等文化名人前来设立工作室,还把老工业厂房打造成了文创园等新业态。
在流经拱墅区的上塘河河段,还设立了上塘古运河景区,通过景观和夜秀的形式呈现和演绎江南运河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如梦上塘》。《如梦上塘》是景区内的大型宋词文化主题水上实景演出,共60分钟。观众将坐在客船上,荡漾在水波中,欣赏五代至南宋时期李煜、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李清照、岳飞、辛弃疾、陆游九位历史文化名人的“词”话人生,收获水上近距离互动体验。
在大运河杭州段的南端,工业大区萧山也开启了运河的“文明之变”。仅两年多时间,杭州大运河萧山火车西站段历史文化街区就升格为省级历史文化街区,其秘诀在于以社会资本撬动大运河的传承、保护和利用,探索没有围墙的“文创街区”建设,东巢艺术公园、萧然山街、西湘里等园区聚势发力,运河两岸正形成一股人文经济新势力。
大运河流经了富庶儒雅的钱塘佳丽地,记录了杭州繁华古都的沧桑沉浮和白墙粉黛的市井百态,还积淀了种类多样、类型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如今的大运河是杭州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也是江南水乡文化体验的经典目的地,正在被打造成中国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经典园。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