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近日
2024年全省水利系统优秀调研成果名单公布
杭州市林水局2项课题研究荣获二等奖
快来一睹调研“双子星”的风采吧
《共同富裕背景下水利助力“千万工程”对策研究》
杭州市水利发展规划研究中心
调研报告详细总结了自“千万工程”开展以来,杭州水利在农村饮水安全、水环境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水文化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对新时期治水面临的问题开展深入剖析,并从水安全、水生态、水经济、水文化四大方面提出建议对策。
强化智囊团作用,精准对接需求。积极发挥“最强智囊团”优势,以各类关键调研为抓手,紧密契合中心任务和决策需求。通过实地踏勘、专题研讨等方式,深入基层一线,精准把握水利建设中的痛点与难点,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在杭州水网建设中,坚持规划先行,部署开展市县两级规划编制,积极探索解决投融资、融合发展等难题的路径、方向,为水利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基础。
深入专题研究,优化水利布局。跨部门、跨地市协同推进千岛湖争增量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方案,赢得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认可,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贡献重要力量。系统研究“十五五”规划思路,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聚焦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为水利事业的长远发展精心谋划,确保水利建设与乡村振兴需求相适应。
抢抓政策机遇,谋划重大项目。聚焦“十五五”重大项目,敏锐捕捉新一轮国债等政策利好,深入谋划分水江配水、青山水库分洪通道等54个重大项目,动态跟踪项目进展,确保项目有序推进。积极服务淳安等地,助力明晰上级补助报送路径,为项目实施提供全方位支持,推动水利建设在乡村地区加速落地。
《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管理现状及对策分析调研报告》
杭州市河湖与农村水利管理服务中心
调研报告聚焦杭州市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建设和管理,针对农灌设施建设规划布局和管护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探究和分析,以临平区、建德市开展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市级试点为契机,从农灌设施标准化建设和物业化管护角度提出可实践的对策。
强化现场调研,确保数据精准。针对农田水利设施工程建设和管护机制短板,对全市农灌设施建设与管理现状进行现场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方式收集360份数据,涵盖财政、发改、农业、水利等部门及乡镇、村级数据。同时,邀请业内资深专家把脉问诊,高屋建瓴研讨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为“5+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的提出奠定了基础。
探索发展方向,提供建管思路。自2021年起,通过对全市1701座灌溉泵站机埠和堰坝水闸的更新升级,构建了“五统一”标准化建设模式(统一规划、设计、标准、限额、验收),实现“五化”(规划布局整体化、设计标准规范化、建设内容标准化、项目投资限额化、建设管理制度化),基本解决了标准低、设备老化等问题。探索“一条龙”物业化管护模式,通过印发《杭州市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办法(试行)》,规定了管护组织职责、模式、范围、方式及资金监督管理,指导区县开展镇街试点,为下一步做好农田灌溉建设和长效管护提供了具有实操性的工作思路,有力推动农业灌溉领域迈向新高度。
心系群众需求,践行服务为民。农灌设施小型取水设施数量多,分布广,直接服务农业、农村、农民。为做好农灌设施与开放共享水利工程融合发展文章,指导各区县从年度任务中精选1个项目参与五星工程评选,从利民、惠民、便民等多维度打造“一区县一品”的优质示范农灌工程样板,促进农灌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有力支撑。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