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护江河安澜 > 河湖长制工作
浙江省高品质水美乡村 | 富阳区江洲村:水美乡村的华丽蜕变与共富之路

2025- 01- 08 09: 37 信息来源: 市河长办、河道与农水中心 浏览次数:

编者按:近日,省河长制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高品质水美乡村典型案例,杭州市西湖区何家村、萧山区欢潭村、钱塘区火星村、富阳区江洲村等4个乡村光荣上榜!这些乡村具备“水美、水活、民富、村强”特质,彰显着“江南韵、文化味、水乡情”的共富图景,在全域建设幸福河湖的“浪潮”中呈现出动人景象。

今天,让我们走进富阳区江洲村,赏水乡风光,品文化韵味,感乡村魅力。

基本概况

江洲村位于桐洲岛上,桐洲岛又称“大桐洲”,江岸线长约8公里,是富春江上第二大天然岛屿,四面江水环抱,南与桐庐隔江相望,北有桐洲大桥与陆路相接,江水清澈蜿蜒有致,岛屿、江滩、沙渚相得益彰。

江洲村保存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严子陵垂钓处、建于南北朝的吉祥寺与栖霞寺、建于清朝的前江关帝庙、董氏宗祠、庆余堂等。董氏宗祠又称祖德堂,建筑面积约为300平方米,白墙土瓦,三叠马头墙,属典型徽派建筑风格。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宁江王出巡”表演,于2017年正式列入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优秀的资源禀赋,扎实的河湖治理提升,使江洲村环境愈发秀美、产业更为蓬勃,先后荣获“3A级景区村庄”“杭州市无废乡村”“杭州市田园社区示范点”以及“浙江省善治村”。


桐洲岛百年枫杨林.JPG


主要做法和成效

江洲村.jpg


倡导公众参与,落实河湖保护。良好河湖生态环境是开展生态旅游业的首要保障,江洲村不断健全“河长制”、卫生保洁机制和巡查监督制等长效保洁机制建设,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河湖保护,组建水环境专职保障队伍、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开展民间志愿者水环境巡查和管护活动。积极响应“全民参与”的号召,开展入户宣传活动,引导以“全村总动员,全民同参与”的精神风貌,实现“流畅、水清、岸绿、鱼游”的河湖生态环境治理目标。

完善应急机制,保障防灾安全。江洲村积极配合富阳区推进全流程“可视、可知、可控、可预测”的数字化应用和“山洪四预”平台二次开发。江洲村整体对防汛防台工作进行协调,对明确分工以外特殊情况进行职责理顺、工作安排,协调处理各组之间存在的问题,落实专人负责辖区内信息收集。险情灾情及其他重要信息通过电话或录入“一张图”平台报送区防指办,在洪汛期做好防范和及时响应,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推进产业融合,促进经济发展。江洲村以生态强村,旅游富民为发展理念,依托农村河道综合治理,在改善河湖面貌,优化河湖岸线空间布局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农旅和运动休闲产业。江洲村是新桐乡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重要组成部分,以生态农业创新实践而闻名,新桐乡省级现代农业园区总面积达6.35万亩,其中核心区2.5万亩,已投资5.33亿元,完成19个项目的建设。运动休闲产业引入露营基地、汉服摄影、皮划艇基地、低空飞行基地等业态,近年新成功引入51CAMP和墨桐影舍汉服摄影等知名品牌,并推进智慧农业和中草药研学项目,全村共开设民宿24家,举办“富春山居·味道山乡”“欢乐游杭州——春天盛会”“杭州市大学生旅游节”“亚运会两周年倒计时启动仪式”等一系列活动,收到各界游客广泛好评。全年各项旅游业态吸引客流量达10万多人次,产值近千万元。


长江征帆.jpg


经验及启示

实现农旅融合,共筑烟雨桐洲崭新篇章。江洲村依托桐洲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深入挖掘河湖生态资源,因地制宜精心打造“烟雨桐洲”水上游线。激发了农户生产积极性,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增收,走上致富之路。通过农旅融合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岛上“水、陆、空”产业的繁荣和民宿产业的兴起,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图片2.png


落实水美乡村,打造共富之路绿色引擎。在江洲村,"水美乡村"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全面推进的实践行动。通过综合治理,江洲村不仅改善了水环境,促进了生态平衡,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生活水平,实现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局面。


油菜花7.jpg


作者: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