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春耕备耕正当时。近日,市林科院科技人员争分夺秒,奔赴临安、余杭两地,深入笋竹生产一线,全力服务指导笋竹生产。
深入实地,剖析难题寻良策。调研小组依次对临安区的浙江聚贤盛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老林水果笋基地、碧淙竹笋专业合作社,以及余杭区的杭州绿丰竹笋专业合作社等进行了实地考察。受去年秋冬季长时间干旱的影响,笋竹产业遭受了较为严重的冲击。针对这一情况,市林科院院长何奇江提出建议:当覆盖笋产量未达到预期标准,或覆盖物底层出现腐烂现象时,应及时移除覆盖物,使笋竹尽快恢复自然生长模式,以此将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当前,雨水资源较为充沛,竹笋出土数量逐渐增多,在这一关键时期,不能仅着眼于短期的挖笋收益,而应从长远考虑,科学合理地规划种笋培育工作,为新竹林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从而为笋竹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殷切期望,共绘产业新蓝图。在座谈交流环节,何奇江院长表达了对各位乡土专家的殷切期望。他希望乡土专家们能够勇担社会责任,积极推动产业共同发展,助力乡邻实现共同富裕,充分发挥师傅带徒弟、“以一带十”的引领示范作用。林汉良专家表示,他将发挥“水果笋”产品品牌和“测土配方直通车”技术品牌的优势,帮助更多笋企笋农掌握先进技术,推动笋竹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罗德法乡土专家将自己探索出的应对恶劣天气的技术措施进行分享,指导合作社社员熟练运用,提升整个产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在场的乡土专家纷纷向乡邻传递市场动态,帮助竹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竹笋销售价格,共同做好联农带农工作,为笋竹产业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