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网先行 | 桐庐:水韵画城,筑牢“富美”发展水屏障

2025- 07- 23 05: 38 信息来源: 规划中心、规建处、桐庐县林业水利局 浏览次数:

编者按:水,是杭州生生不息的命脉,是塑造江南韵味的画笔,更是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石。2024年,杭州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市级水网先导区。水网建设,关乎江河安澜、生态宜居,更与民生福祉与经济活力紧密相关。当前,杭州积极探索现代化水网建设新路径,一批批可推广可复制的“杭州样板”不断涌现……杭州林水发布推出“水网先行”专栏,深入挖掘、系统展示各区(县、市)在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中的先进经验。第四站,我们来看桐庐县。

“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在这片诗意栖居的土地上,富春江与分水江如两条玉带蜿蜒流淌,串起十余条县级河道、近百条乡镇级河道与农村水系,连缀百余座水库山塘,共同勾勒出一幅“两江三线连十脉,三核百库润六片”的富春山居水网图。


△ 富春江(桐庐城区段)


固堤安澜,构建现代化防洪体系

富春江畔,巍峨的堤防守护着两岸的家园。随着富春江干堤二期和三期工程的建成,凤川、江南等片区形成完整防洪封闭圈,为开发区产业、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等地的重要设施和数万人民筑起安全屏障。眼下,富春江干堤四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预计今年年底完工,工程完工后,将显著提升富春江沿线防洪能力。同时,分水江防洪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全域防洪减灾体系不断完善,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持续筑牢城市安澜基石。


△ 富春江干堤加固三期工程


水网兴县,打造惠民共富新样板

围绕打造“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生态良好”的现代化灌区,建设农村水利促进共同富裕样板的目标,桐庐江南灌区节水改造工程通过骨干渠道及渠系建筑物升级改造,有效激发了绿色农业发展新活力。项目建成后,灌区骨干渠系和渠系建筑物完好率达100%,改善灌溉面积3.08万亩,灌区灌溉保证率达90%以上。汩汩清流,不仅浸润了万亩良田,更浇灌出水利兴农的新图景,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提供了坚实的“水保障”。


△ 江南灌区岩桥节制闸


水清岸绿,绘就生态宜居新画卷

聚焦“家门口的水环境”,实施龙伏溪、清渚江、大源溪、前溪等中小河流综合治理,打造“河畅、水清、岸绿”的中小河流生态系统。累计创建水美乡镇9个,打造亲水节点21处,清澈的河水映照着蓝天白云,蜿蜒的绿道串起如画风景。“家门口水环境”的美丽蜕变,不仅扮靓了城乡容颜,更成为人民群众提高幸福感、获得感的灵动空间,铺展出一幅人水相亲、城水共融的生态宜居新画卷。


△ 芦茨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