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杭州虽地处江南水乡,水资源总量丰富,但人均水资源量低,每一滴水都十分珍贵。随着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持续推进,杭州正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大力推动水资源高效利用和全社会节约用水。杭州林水发布推出“节水有道”专栏,进一步凝聚节水共识、培育节水理念、助力节水实践,促进节水工作持续走深走实。
桐庐县江南灌区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是杭州市唯一的中型灌区。江南灌区以富春江水库、肖岭水库为水源,骨干渠道总长60.18公里,灌溉面积3.08万亩,覆盖3个乡镇20个行政村,粮食产量占全县25%。
△ 江南灌区农田
近年来,江南灌区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核心,通过工程升级、机制创新与数字赋能,实现从“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的转型。2021年成功创建省级节水型灌区,2022年获评国家级节水型灌区。
智慧节水,赋能精准管控
江南灌区在干渠、支渠分水口安装50处雷达流量计与简易计量设施,完成16处信息化改造升级,用水计量率达100%,数据实时传输至智慧管理平台,编织起全链条数字监控网。构建智能决策系统,融合卫星气象与作物需水模型,动态生成最优配水方案,推动亩均灌溉用水量下降10%。为确保数据准确可靠,创新实施在线计量与人工计量“双校验”机制,误差严格控制在3%以内。同时,通过改造干渠支渠4.4公里、灌溉管道0.42公里,新建水闸、隧洞等渠系建筑物25座,渠系水利用系数从0.51提升至0.625。灌区内超过2万亩农田引入滴灌、喷灌技术,水稻亩均节水达40立方米。
△ 富春江干渠
机制创新,激活节水动能
在“分类+阶梯水价”机制引导下,粮食作物执行成本水价,经济作物水价适度上浮,超定额用水实行阶梯加价,鼓励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推动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农业用水结构优化。财政定向补贴种粮户定额内用水差价,依托“一卡通”精准直达,切实减轻种粮成本,有力保障粮食安全,助力乡村振兴。灌区同步革新管护运营模式,按权属成立村级“小协会”与乡镇“大协会”,由使用权方负责水费征收,实现3.08万亩灌溉面积高效改善,设计灌溉保证率达100%,年节水量新增260万立方米,新增粮食产能92.4万公斤。
△ 范家边节水喷灌蔬菜种植基地
未来蓝图,打造“江南样板”
面向未来,江南灌区正以更高站位谋划“渠系改造+排水整治+管理模式创新”的综合治理新路径,以“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的理念为统领——以“建好”推动基础设施升级,以“管好”驱动治理体系革新,以“护好”保障工程长效运行,以“运营好”提升水利服务效能。锚定“节水高效、设施完善、管理科学”的现代化灌区目标,结合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省级试点,系统构建涵盖农业水价形成、精准补贴与节水奖励、工程建设与管护、用水管理等长效机制,全力打造全域现代化灌区可持续发展的“江南样板”。
△ 灌区收割水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