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是宝贵的自然遗产和活的历史见证,承载着丰富的生态、文化、历史和科学价值。近日,富阳发布《杭州市富阳区古树名木保护三年行动方案(2026-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启动全区范围内古树名木的系统性保护工作。
富阳区位于浙江省西部,属杭州市辖区,杭州市西大门,地处丘陵,是一个“八山半水分半田”的半山区。古树名木资源丰富,目前在册古树名木3819株,其中一级古树名木164株,占4.3%;二级古树名木481株,占12.7%;三级古树名木3174株,占83%。古树名木分布于全区24个乡镇(街道)。
方案以“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为核心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全面保护,依法管护;分级管理,科学施策;共建共享,赓续传承”的原则,启动实施迭代升级富阳区古树名木信息管理系统、健全古树名木保护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古树名木文化公园、编制科普知识丛书、开展新一轮古树名木资源普查等重点工作。通过实施全方位的保护行动,达到全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监管力度显著加强,古树名木健康状况更加良好,科普宣传更加广泛,历史文化内涵更加丰富,保护氛围更加浓厚,保护理念更加科学的目的,更好地展现富阳区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和历史文化底蕴,成为富阳的一张“绿色名片”。
方案明确,2026-2028年,富阳区计划投入财政资金90万元,主要用于古树名木普查更新、古树名木“一树一策”及病弱古树日常救护等项目;计划救护古树名木90株以上,其中包括每年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修枝)项目及古树名木重点救护项目;实施古树保护和文化宣传,编制古树名木标准化养护和复壮技术科普知识丛书,向群众科普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和合理保护方式;建设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3个,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古树名木文化品牌;开展第三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进一步摸清古树名木的数量规模、物种种类、地理分布、生长态势、责任单位等,全面掌握古树名木资源状况。
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将古树名木保护实施区、镇、村三级责任制,明确每株古树的管护责任人,并由多部门共同对城建过程中涉及的古树保护问题商议。在积极申请各级财政资金的同时,鼓励社会捐赠,如企业冠名保护、公众募捐等,建立健全多元化、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机制。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组建专家顾问团,并对每株古树制定个性化保护方案,由专业机构实施复壮、病虫害防治等工作。通过多渠道宣传古树名木文化,利用省级古树名木文化公园等场所设立古树名木科普墙,组建“古树守护者”志愿者团队,打造“古树公园”“生态文化村”等,营造全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