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杭州的水,流淌着千百年来诗意栖居的密码,每一次与河湖的邂逅,都能成为触摸幸福的旅程。杭州林水发布开设“杭城水韵行”专栏,让流水作向导、浪花作伴歌,去发现那些藏在碧波深处的城市记忆、生态奥秘与生活诗意。愿每一条幸福河湖,都能成为您爱上杭州的理由。
千年严州府,三江繁华驿。本期“杭城水韵行”来到了建德市严州古城。在这里,梅城大坝巍峨雄峙、古今交融,严州古城步行街底蕴浓郁,严州古城水系波光粼粼,六眼古井历经500年沧桑,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于烽火岁月中弦歌不辍,龙山书院兴学育才、泽被后世。让我们一同步入这座水韵悠长的千年府城,循着玉带河的清波,逐一探寻它们的动人故事。
第一站 梅城大坝
梅城大坝保留了浙江现存最早的古城墙,结合防洪安全与古镇开发、生态旅游,重建梅花雉堞(齿墙),使斑驳的古城墙重新承担起古城的防洪减灾重任,成为严州古城贯通古今的文化符号。
第二站 严州古城步行街
严州古城步行街由正大街、南大街、三星街、东门街构成,街区完整保存南宋州街巷肌理,富含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商业氛围,是集文化、文创、康养、旅居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步行街。
第三站 严州古城水系
严州古城水系通过生态修复、岸线景观营造、重现严州治水历史,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和当地特色的水环境。玉带河贯通东湖、西湖水系,河畔呈现“有家皆掩映,无处不潺湲”的良好风貌。同时,聚焦多层次消费场景,开发玉带河夜游、水上表演等多个常态化活动。沿岸建筑白墙黛瓦、古色古香,与粼粼河水映衬,形成“江上、岸上、晚上、船上”多形式的观赏体验。
第四站 六眼古井
六眼古井位于严州古城府前街,整个井身用石板砌成六角形,井深7.7米,水深5.7米,口径1.65米,上有6个井圈,建于明宣德年间。六眼井距今已有500多年,井圈被磨得光滑锃亮,水源依旧清澈如镜,遇旱不竭,是建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站 浙大西迁建德办学旧址
1937年,因日军侵华逼近杭州,国立浙江大学被迫西迁。在竺可桢校长率领下,师生们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的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而严州古城正是此次西迁的首站。浙大师生在建德前后待了45天,为建德留下了名校的精神传承。
第六站 龙山书院
龙山书院位于严州北门外乌龙山麓,宋仁宗景祐元年(公元1034年),范仲淹在古严州任官时,创办了严州第一所官办书院——龙山书院。如今的龙山书院与孔庙合体,不仅是著名的旅游景点,还兼具承办活动、研学等功能。身处其中,不仅能够体会范仲淹“先忧后乐”的家国情怀,还可以感受古严州浓厚的文化气息,领略千年古城的独特韵味。